2021/3 月我做了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決定,也就是我寄出了程式導師計畫的報名信,在我按下報名信的那一剎那,其實心情是一則以喜,一則以憂,開心的部分是我總算邁進一步試著改變自己的職涯,想嚮往的生活前進,但忐忑的部分是我並沒有那麼篤定我一定可以轉職成功
身為一位標準台灣教育體制下長大的小孩,英文對話不只是我,也是大部分人的惡夢,但如何戳破這場惡夢就只能靠自己去正面迎擊了。
早期使用者喜歡 IG 最主要原因是可以透過單純的圖文讓你的朋友了解你的生活,反之,你也可以很簡單的知道你朋友的近況,這是很純粹的網路社交,相較於 FB ,它的版面更為簡潔美觀,
如果你想知道矽谷薪水有多高,福利有多好,如何能成為矽谷的一份子,你大概在這本書找不太到,因為那些美麗的故事在鱸魚筆下都不足掛齒也不夠有趣,但在這本書你除了能更了解矽谷的發展、美麗與哀愁以外,還能從簡單的生活故事來反思環境和社會的議題,如果這本書是一杯酒,它會是屬於好入喉但後勁很強烈的那一種。
《 20 個月賺 130 億 — Youtube 創始人陳士駿自傳》
各世代的迷惘不同,有不同的處理方式,因為我也很常有迷惘的時候,想記錄下來,或許未來又陷入迷惘時可以回頭看看,幫助你也幫助我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