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異類矽谷 —老派矽谷工程師不正經的深度田野踏查》
- Published on

如果你想知道矽谷薪水有多高,福利有多好,如何能成為矽谷的一份子,你大概在這本書找不太到,因為那些美麗的故事在鱸魚筆下都不足掛齒也不夠有趣,但在這本書你除了能更了解矽谷的發展、美麗與哀愁以外,還能從簡單的生活故事來反思環境和社會的議題,如果這本書是一杯酒,它會是屬於好入喉但後勁很強烈的那一種。
當初是在 《曼報》podcast 知道鱸魚這個作者,進而知道他最近出版了這本《異類矽谷》,另外,podcast 也談到他有在方格子寫一些東西,結果我跑去看了一下,每篇文章都非常有趣,從他的文筆可以看得出他對生活有他很獨特又一針見血的見解,大家若看個幾篇也能略知一二,絕對是個狠角色。
總之以這樣幽默的方式來敘述日常生活的文筆非常對我的胃口,在某天下班就直奔誠品把它帶回家好好地探究一番。在看書之前,我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矽谷就是一個高科技的重鎮,所有知名的軟體公司都擠在那裏,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,是每個科技人趨之若鶩的地方,另外,我也以為有個地名就叫做矽谷,以為你在路上隨便撞到一個人,他的年薪可能是我一輩子都賺不到的數目,也可能就是我們口說常說的「人生勝利組」,但這一切在鱸魚的筆下也並非如此這麼簡單。
矽谷不是個地名,而是文化
每個人大多都聽過美國是「民族大熔爐」,然而矽谷則會是這個名詞最純粹的縮影,進一步來看,今天若走在矽谷街上,看到的白人大多不是美國人,甚至當你走進各家公司的工程部門,五成會是印度人,兩成華人,但其實在三十年前是由七成的美國白人,三成華人組成的,所以什麼樣的文化會造成如此變遷的結果?又或者這個地方為什麼能造就這麼多全球的企業?
書中提到最主要打造出矽谷的文化是:
「認同差異」
也就是這裡會沒有障礙地包容一切,只崇尚打造個人其企業價值,並且你必須擁有強大的自我認同,沒有人會期望你犧牲過去以迎合美式文化,反而你需要把自己國家、文化的「最好」帶到這裡並奉獻發揮,這就是最關鍵的地方,所以書中說到「若你只複製矽谷的科技,那沒多久他就會枯死,因此你還得複製它的差異,並對差異保持尊重」,因為如此,這個地方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性,也是打造一個文化的無形的力量與價值,我認為這也顯示了美國人的聰明與懶惰,他們只要想方設法的留住最好的人在這裡就好,國家哪能不強盛。
矽谷式福利的真相
我們一般人在找工作時考慮的除了薪資,福利也是一個考量的條件,但是到底從什麼時候福利能從免費午餐的基本款到洗衣、按摩、理容等等的都照顧到了,這傳統就來自 Google 2005 年的入場,這些福利越來越酷,也因為夠炫,好得能讓員工發至社群讓別人羨慕。不過當你在暗自竊喜的時候,實際上是誰在得利?書中有個例子:
公司提供免費三餐後,員工早上抵達時間平均提早二十分鐘,中午平均減少一個小時,晚上下班平均延後一個小時,這其中有兩個原因,餐點提供的時間點以及餐飲的品質,當你想要白吃三餐你就必須提早上班,或是晚下班,因為開放時段是固定,另外,餐飲的品質就算是五星級的,其一餐的成本最多不超過三十美元,相比員工平均薪水是一百二十美元,這一比較,你就知道為什麼公司要這麼做了。所以在你洋洋得意的吃著免費餐點並發著限時動態的同時,還可能幫公司免費行銷,這一切對公司來說利大於弊。
書中其實還有揭露其他福利的秘密,在這些福利的背後其實都是公司的策略,他們不會白白地做虧本生意的,所以有時候需要想想到底是誰吃了悶虧。

Hotel 22
我們都知道矽谷聚集了各大品牌如蘋果、Google、臉書等等的科技龍頭,白天時這些百萬千萬年薪的上班族會在街上穿梭上班,但當夜幕低垂時,有個溫馨卻又難過的事情也悄悄的出現。
Hotel 22 並不是一間旅館,他是一條公車路線,是矽谷一條最長、唯一 24 小時營運的公車路線,從起站到終點為兩小時,單程票美金兩塊半,在入夜時分,總會有一群人準時報到搭上了公車,來回四趟八個小時的睡在公車上度過一夜,為什麼?因為他們租不起房租,更別提那高的嚇人的房價,但他們為了生存不得已這麼做,更驚人的是,這些人的身分並非只限那些吸毒嗑藥的無業遊民,那些來這裡追逐美國夢的人、失業的科技公司廚師、行政人員都有可能出現在這裡。當然也有其他種度過夜晚的方式,睡公車上也只是其中一種。
這些在社會角落的事情新聞媒體都不會報導,但它確實的存在著,這些人和世界頂尖的科技人雖是共處在同一個地方,但在日夜交替之際擦肩而過,形成強烈的對比,不過這些都是屬於矽谷的一部分。

個人結語
書中還有很多事情值得細細品嘗,如矽谷沒有蚊子,但有獅子?矽谷其實有一座長城?金門大橋是全世界最吵得樂器?微軟 XP 的白天綠地桌布是真實存在的?矽谷常停電而且也常因野火必須搬遷?這些事情在書中都能在鱸魚的筆下被轉化成一個個最風趣的故事,他不是只是讓你會心一笑,而是直接笑出聲來,所以建議不要在人多安靜的地方閱讀,否則你會鱉笑到岔氣,嘴角失守。
我認為他把矽谷最真實的地方呈現出來,並無任何渲染或是抹黑的地方, 他也並無勸退任何人不要來矽谷築夢,反而他把這些可能最壞的情況都告訴你了,當你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後,才有可能踏出下一步,才不會到了那裏後夢想幻滅,我想生活中本來就存在著光明與黑暗面,而這本書大多都著重在這個黑暗面,告訴你這裡可能會發生的一切,因此當你能接受黑暗,才有機會與信念望著光明走去,這也是我們常聽的「做最壞的打算,你就不會被擊倒」,因為很多恐懼往往來自於摸不著看不見的事情,但當你想通後你才有可能保持好心態繼續走下去。